发布时间:2025年01月16日 来源:管理员 立即收藏
在儿童健康领域,抽动症越来越受关注。近期不少研究将目光投向了维生素 D,这种常被称为 “阳光维生素” 的物质,与抽动症间似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维生素 D 不只是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,它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维持上,也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人体约 80% 的维生素 D 靠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,其余从食物或补充剂获取。而在神经系统中,维生素 D 受体广泛分布,这意味着它能直接影响神经细胞的活动。
多项研究揭示了抽动症与维生素 D 之间的关联。2022 年,《儿科神经学杂志》发表一项针对 200 名抽动症患儿的研究,发现其中 75% 的孩子存在维生素 D 缺乏情况,比例远高于正常儿童群体。无独有偶,2023 年另一项涉及 300 例抽动症儿童的观察研究表明,维生素 D 水平严重缺乏的患儿,抽动症状更为严重,且发作频率更高。
维生素 D 究竟如何影响抽动症?从生理机制看,它参与神经递质的调节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是抽动症重要病因,维生素 D 能调节这些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,保持神经信号传递稳定。比如,它能促进血清素合成,血清素水平稳定可改善情绪与行为控制,减少抽动发作。
维生素 D 还对神经炎症有调节作用。炎症反应干扰神经正常功能,引发抽动症状。维生素 D 能抑制炎症因子产生,减轻神经炎症,进而缓解抽动症状。另外,维生素 D 在神经细胞的生长、分化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,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与功能,对抽动症改善有益。
如果怀疑孩子抽动症与维生素 D 缺乏有关,应及时就医检测。日常生活中,多带孩子户外活动,保证每天 1 - 2 小时日照,让阳光助力维生素 D 合成。饮食上,可增加富含维生素 D 食物摄入,像深海鱼、蛋黄、奶制品等。必要时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 D 补充剂。
点击查看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