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年02月27日 来源:管理员
立即收藏
按照我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(CCMD - 3) ,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必须经历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。躁狂、抑郁发作都很典型的属于双相 I 型情感障碍;而既有轻躁狂发作,又有抑郁发作的则是双相 Ⅱ 型情感障碍。双相障碍的病程极为复杂,不仅容易导致社会功能残疾,患者自残、自杀率也相对较高,复发率更是高达 90%,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。
令人关注的是,研究发现大约 50% 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维生素 B12 水平明显偏低,特别是有自杀家族史的患者,这一情况更为显著。维生素 B12,又称钴胺素,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之一。它在维持神经系统健康、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及参与 DNA 合成等方面,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可惜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维生素 B12,只能依靠从外界食物中摄取。
比如肉类,瘦猪肉是维生素 B12 的优质来源;草饲牛肉不仅含量高,还能提供高质量蛋白质;羊肉肉质细嫩,易于消化,适合各个年龄段。
动物内脏也是很好的选择,猪肝维生素 B12 含量极高,还富含多种营养,对改善贫血、增强免疫力效果显著;鸡肝的维生素 B12 含量甚至超过猪肝,还有养肝明目、补血养血的功效。
禽类及蛋类同样不可忽视,鸡肉、鸭肉等禽类,以及鸡蛋、鸭蛋等蛋类食物,都是维生素 B12 的优质来源,蛋黄中的含量尤其丰富。
不过,在食用这些食物时要注意适量,做到均衡搭配,同时采用科学的烹饪方式,避免过度烹饪造成营养流失。这样,才能更好地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 B12,为缓解双相障碍症状助力。
除了B12, 维生素D、镁、Omega-3以及有些植物提取物也在双向情感障碍的干预中,以其安全有效的特点,越来越成为双向情感障碍,尤其是低龄双向人群的首选。目前,针对情绪心理障碍的干预,参考康福奇T1情绪营养素组合,就充分考虑到了双相障碍患者对维生素 B12 的需求,科学配比了适量的维生素 B12。当然,除了B12以外,其他维生素B族、VD、矿物质及植物提取物联合作用,缓解受扰人群的焦虑、抑郁、双向等情绪心理问题。
点击查看原文